院(会)召开 “华夷理论演变与中华民族形成”学术报告会
2019年11月25日上午,院(会)组织召开学术报告会,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松筠以“华夷理论演变与中华民族形成”为主题做学术报告。院(会)党组成员、副院长丁晓燕主持会议,院(会)科研、科辅人员参加会议。
黄松筠研究员提出华夷理论的演变,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且从华夷之别与主体、非主体民族的形成,华夷理论与汉民族形成的同步发展,华夷如一与唐代民族政策的理论指导,华夷同风、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的自发形成和华夷的中华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自觉发展五部分对其进行了深入具体的阐述。黄松筠研究员指出:“华夏民族的形成和华夷之别观念的产生,是对中华民族统一体双方的确认;华夷理论的形成与汉民族的形成密切相连;唐王朝的华夷如一是开明民族政策的理论指导;华夷对中华民族认同,表明中华民族已实现由‘自在的发展’到‘自觉的发展’。”
丁晓燕副院长在总结评价中指出:黄松筠研究员的报告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理论研究体系。报告对“华夷理论”的演变历程进行了学术梳理,指明“华夷理论”从“华夷之别”到“华夷同风”、“华夷如一”再到“华夷一体”的发展历程,从春秋战国到统一帝国,再由分裂割据到重新统一,几次历史变迁后逐步形成了一个系统理论体系。黄松筠研究员的报告不仅对目前的史学基本问题研究多有裨益,同时,对于构建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学术价值。
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黄松筠做学术报告
最新新闻
热门新闻